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金融是“国之大事”,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事务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专门对加快金融强国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如何理解这次扩容的重要性?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有哪些?新华社记者采访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委副书记王江负责日常工作。人们深刻认识到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性。问:全会对“十五”时期加快金融强国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如何理解其重要性?答:“十四五”以来特别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来,金融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加强金融体系防范化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推动金融业发展,强化监管,推动高质量发展,金融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2023年10月召开的金融强国会议。2024年1月,他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促进金融高度平等发展专题发展研讨会开幕式上,全面系统阐释金融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目标任务。党的二十届中央四中全会对“十五”时期加快金融强国建设作出战略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体的党中央为我国金融业发展描绘的宏伟蓝图。对于做好新季节、新征程的金融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现代而强大国家必须是金融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强大金融体系的基础支撑。与此同时,金融强国的建设并不是孤立的。必须始终植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水平,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水平,才能实现推进中国式组织高效进程的伟大目标。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顺利实现“十五五”主要战略任务,金融要进一步加大对重点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比如,要加快科技高水平自力更生、自力更生,必须加快建设科技金融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的金融服务。至坚定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发展,必须出台更加稳定有效的金融支持措施,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必然要求。 “十五五”期间,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风险挑战仍将复杂严峻。新征程续写“两个奇迹”新篇章,必须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增强整体金融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建立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深刻理解加快金融建设的理论内涵和现实要求电力。问:加快金融强国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其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是什么?答: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通过了“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六个坚持”的重要原则。这是我们党不断深化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成就。要把它贯穿于加快金融强国建设全过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最重要特征。 “十四五”金融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来之不易,最根本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为新时代。 “十五五”期间,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建设金融强国是一项具有高度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的开创性举措。要深刻认识金融强国建设的主要特征、必由之路、主要任务、主要支撑。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强六大金融基础要素建设。一、金融业必须立足于雄厚的经济基础,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它还必须具备一系列关键的金融要素,即强大的货币、强大的央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管理、强大的金融体系。融金融人才队伍。要进一步加强金融六大基本要素建设,推动金融从大到强的跨越。建设金融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推动实践变革、理论变革、制度变革,开辟的来之不易的金融发展道路。它与“八项制约”和建设金融强国的“路”、“桥”相结合。我们要不断探索、完善实践,让这条路越走越宽。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它包括科学、稳定的金融监管体系一是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合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整有效的招聘管理体系。一是多元化、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以及不同体系之间的自治、衔接。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培育诚实守信、不跨越底线、以义取利、不苛求、审慎慎重、不急功近利、正气创新、不脱离真理、不偏离真理、遵守法律法规、不草率行事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体系。扎实推进防范金融风险、强化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问:主要任务和导入是什么?“十五”期间蚂蚁金服加速金融强国建设有何举措?答:《规划》提出对加快金融强国建设作出新部署。金融体系要跟随扩大全会精神,扎实推进防范金融风险、加强监管、推动质量发展等各项工作。一是继续完善央行体系。构建科学完善的金融政策体系和全面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善利率基础设施建设和调控传导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总体稳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二是做好金融“五项基本文章”南斯。加强对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和科技强国建设的支持,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金融供给质量,完善多层次、宽领域、可持续的金融体系,加快完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金融体系,推动高质量的数字开发金融。三是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完善资本市场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融合,积极适应现代科技发展需要和科技企业成长需要,推动新的生产质量发展。完善资本市场投融资协调功能,建设培育资本市场构建鼓励长期投资的市场生态,强化上市公司从进入到退出的全链条监管,加快构建资本市场打假综合惩戒体系。四是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支持各类金融机构聚焦主业、提升管理、协调发展,在有效输送实体经济中优势互补、各显所长。加快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五是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高上海金融市场价格影响力,支持上海稳步扩大金融领域机构开放,强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法律保障,充分发挥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协调推进机制作用。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六、认识提高财务管理技能。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绩效监管、渗透监管、持续监管,将金融活动全部纳入依法监管,强化从准入到退出的全流程监管。加强中央与地方行政协调,切实提高行政管理的前瞻性、可持续性、协调性和有效性。健全硬壁垒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加强行政管理金融稳定基金的收入。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强化监管问责,落实合规责任。七是加强财务管理法治建设。推动金融法法的完善,充分发挥金融法法的引导和指导作用,组织开展其他重大金融法律法规的普法、改革、废止和解释工作。加强金融执法,对各类违法行为零容忍。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